|
產品展示 樹一流人品,出一流產品 |
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
工程案例 提供綠色產品和服務,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|
保溫材料企業:質量是頭等大事 | |
來源:中國化工報 2009年2月9日晚,在建的中央電視臺電視文化中心發生火災。事后法院認定,該工程外墻保溫材料采用偽劣擠塑板,相關責任人構成銷售偽劣產品罪。 2010年11月15日,上海一棟正在進行外墻節能改造的高層公寓起火,事故造成58人死亡,71人受傷。事故由無證電焊工違章操作、引燃不合格聚氨酯保溫材料等易燃材料引起。 2013年6月3日,吉林省長春市吉林寶源豐禽業有限公司主廠房發生火災爆炸,共造成121人死亡、76人受傷。事后查明,廠房采用的聚氨酯保溫材料為易燃的不合格產品。 …… 過去幾年,是我國有機建筑保溫材料快速發展的幾年。但是,行業暴露出的產品質量問題也接踵而至,保證產品質量、整肅市場環境,成為擺在有機建筑保溫材料行業面前的頭等大事。 暴露問題 僅冰山一角 建筑能耗約占全社會總能耗的30%,而在大部分高能耗建筑中,墻體和外窗的散熱損失占建筑物熱損失總量的85%左右。因此,要實現建筑節能,就必須提高外墻保溫性能。在國家大力推動建筑節能的當下,有機外墻外保溫材料由于性能優異、便于施工,其推廣應用已是大勢所趨。然而,由于設計、材料、施工、價格等原因,不少有機外墻外保溫系統存在質量問題。 2013年8月,北京市住建委曾對老舊小區保溫材料進行專項抽檢,其中抽檢27組材料,5組不合格全部為聚氨酯。多家企業由于產品質量不合格,被踢出北京市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市場。一時間,有機建筑保溫材料質量問題,引發各界關注。 “建筑保溫材料市場,肯定有產品有質量問題,而且有問題的產品不是少數。政府主導的老舊小區節能改造工程結果都是這樣,那些商品房會是怎樣?對于企業而言,能把產品賣出去就是好的。要打開市場,價格就要有競爭力,成本就要降低,因此以次充好屢見不鮮。這次抽檢結果,只是冰山一角。”一位業內人士直言不諱地表示。 一位多年從事聚苯乙烯、聚氨酯建筑保溫材料生產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,有機保溫材料保溫性能的好壞,普通消費者難有直觀感覺;由于材料是包裹在砂漿層之下,因此防火、耐久性的問題,也很難發現。“對于看不見摸不著的外墻保溫材料,有些開發商和施工單位自然是能省則省。對于保溫效果,一般偷工減料難以被發現;對于系統的粘接強度和機械強度,一般也能對付著用幾年;對于防火,不少人就是抱著僥幸心理,不出事自然好,要出可能就是大事。”說到這里,他倒吸了一口涼氣。 市場亂象 觸目驚心 目前,我國有機建筑保溫材料主要為聚苯乙烯、聚氨酯和酚醛泡沫等。“這三種主要的有機建筑保溫材料,其生產門檻都不高,因此行業集中度也低。很多小企業買上原料和設備,就可以組裝幾條生產線,源源不斷地生產產品。”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秘書長朱長春告訴記者。 以目前應用最廣的發泡聚苯乙烯(EPS)模塑板為例,2010年是EPS的鼎盛年,當年全國商品房施工面積超30億平方米,基本都采用了EPS保溫材料。按照65%的節能標準計算,當時行業產值大約為630億元。由于門檻偏低,一條EPS生產線投入30萬~50萬元,租個不太大的廠房就可運轉。在巨大的市場前景吸引下,企業數量急劇增加。據估計,目前全國EPS企業廠家有上千家,僅北京就有150家左右,這還不包括一些小作坊。廠家數量激增,則加劇行業競爭,保溫材料利潤急劇下降,有些企業陷入微利甚至無利境地,一些不法企業開始動歪心思。 “聚氨酯和酚醛建筑保溫材料的市場情況也是如此。由于生產門檻較低,現在我國100萬平方米/年以上硬泡聚氨酯保溫板材生產線有300多條,各類小企業層出不窮。往往在某地進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招標時,這些企業的出價之低,讓大企業大跌眼鏡,產品質量可想而知。”廊坊華宇創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春青說。 “不合格產品主要表現在容重不夠、阻燃性能不過關。只要稍微調整一下配方比例,完全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生產出低端產品。還有小企業由于設備工藝落后,也會導致產品質量不過關。因為價格不占優勢,高端、合格產品在市場上的處境十分被動,很多項目甚至在賠錢。”朱長春說。 強化監管 完善制度 朱長春告訴記者,現在有機保溫材料在質量檢測上大部分采用的是送檢制度,因此難以實施有效的監管。 “有些企業送檢樣是一個樣,真正運到工地的又是一個樣。檢測報告都一應俱全,但上墻的是什么樣子呢?看看招標的價格,大家心里都有數。甚至有些企業中標后,隨便到市場上買一些代工或貼牌產品,當起了二道販子。”朱長春說。 “有一次,我們參與投標一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,中標單位的聚氨酯售價不足1200元/立方米,這已經低于B1級板材的生產成本。后來,我自己去現場取樣檢測,發現氧指數只有23,根本不到國標要求的30,阻燃性能不合格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。 南京紅寶麗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韋華也表示,由于缺乏行業監管,很多材料沒有進行老化試驗和性能檢測,造成質量無保證的材料進入市場。 朱長春表示,聚氨酯協會近期計劃聯系建筑管理部門,倡導聚氨酯建筑保溫材料的抽檢制度,對出現的不合格產品予以曝光,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。“我們希望,將抽檢制度在整個外墻保溫材料中推廣,畢竟害群之馬損耗的是整個行業的共同利益。”朱長春表示。
“現在無論是政府主導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,還是一些商業建筑,外墻保溫材料招投標往往是價低者得,或者是具有一定‘公關能力’的企業中標,產品質量反而不是其考慮的主要因素。希望在招標中,特別是政府主導的項目招標中,能將中標價格控制在合理區間之內,否則將對惡性競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。”一位業內人士表示。 |
聯系人: 周經理 |
固話:025-57350318 |
E-mail:xcl@hongbaoli.com |
地址: 南京市高淳區雙高路29號 |
網址:http://www.zjj2028.com |